8月13日,江西九江庐山市一家理发店老板发视频称,因其经营的理发店店名有“东方名剪”字样,被北京东方名剪美容美发公司起诉索赔8万元,目前她已收到法院传票。
视频发布者周女士透露,全国和她一样被起诉的理发店不下100家,大多是开在小县城或小乡镇的理发店,这些人均表示不知道使用“东方名剪”4个字会侵权。
甘肃清水的邱女士因自家理发店对面小区叫“东方铭城”,遂给理发店起名“东方铭剪”,经营已超5年,在收到北京东方名剪律师函后改了店名,但还是被起诉,要求赔偿6万元。
河北容城孙女士家的理发店在1995年就叫“东方名剪”,被北京东方名剪起诉侵权,法院一审判他们赔偿对方7000元。目前他们已提请上诉并已开庭审理,但尚未作出判决。
据了解,由北京东方名剪提起的商标侵权诉讼涉及甘肃、河北、云南、四川、安徽等多地,索赔额在3万到8万元之间,有的案件已开庭,有的在沟通调解,还有的刚收到起诉书。
“东方名剪”批量起诉各地理发店,究竟是和潼关肉夹馍事件、逍遥镇胡辣汤事件以及青花椒烤鱼事件一样的“投机敛财”,还是合法合规的正当维权呢?
北京东方名剪法律顾问对外宣称,他们首要目的是清理市场,让对方停止侵权,不是敛财、打压同行。如对方侵权行为严重,但因疫情、生病等因素有极大损失,也将酌情处理。
北京东方名剪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1年1月,“东方名剪”商标被核准注册,商标专用权期限截至到2032年4月27日。
商标信息显示,北京东方名剪2000年1月9日首次申请注册“东方名剪”商标,指定使用“理发店;美容院;按摩”第42类服务上。
此后,北京东方名剪围绕“东方名剪”申请注册了数十件商标,其中包括:“东方名剪”、“东方名剪 EASTTOP”、“ETSTYLE 东方名剪”等,且部分商标已成功注册。
手握商标,北京东方名剪开始“无差别”维权。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东方名剪开庭公告共有148条,其中110多条涉及与全国各地理发店的侵害商标权纠纷。
据某份民事判决书,北京东方名剪称其在北京、浙江等多地开设直营店近百家,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
被告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东方名剪”相同或近似的标识,易使相关公众对服务来源产生误认,侵害北京东方名剪注册商标专用权,给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及品牌价值、商誉损害。
从目前“东方名剪”商标诉讼情况看,法院认定被告构成商标侵权的判决于法有据,赔偿金额也基本合理。
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提起侵权诉讼不仅能获得一定数额的赔偿,还能肃清行业内随意“搭便车”的乱象,以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商誉。
但在这个大背景下,也的确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商人,高举维权大旗只为了给自己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
不管是知名大企业还是个体经营者,务必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既要及早布局商标,维护切身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做到不滥用自身权利,不侵害他人权益,以免给自己“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