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能源汽车火了,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了,2022年“汽车+元宇宙”的组合会不会更火?
2022年延续2021年“元宇宙”热度,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爆。为抢占时势风口,包括互联网企业、知名车企等在内纷纷摩拳擦掌,“元宇宙”商标注册成为各大厂商争夺的战场。
腾讯、阿里、网易等巨头2021年扎堆入局元宇宙,申请注册了元宇宙相关商标,如“QQ元宇宙”、“阿里元宇宙”、“网易元宇宙”、“雷火元宇宙”等。
理想、小鹏、蔚来、比亚迪等多家车企也在元宇宙方面频频做文章,申请注册了众多“元宇宙”商标,上汽集团更是“一口气”申请了上百个“元宇宙”相关的商标类别。
不得不佩服互联网企业和车企的嗅觉,虽然目前“元宇宙”还只是一个概念,但本着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态度,一窝蜂的就扎了进去。
国家知识产权局曾表示,截至2月底,在商标数据库中约有1.6万余件“元宇宙”、“METAVERSE”相关的商标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依据《商标法》有关规定,依法对“元宇宙”相关商标注册申请予以审查。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特别指出,坚决反对、严厉打击“蹭热点”和不以使用为目的囤积等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相关市场主体在申请注册商标时,应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商标注册秩序。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说法可以知晓,这近1.6万件“元宇宙”相关商标被核准注册为商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早前消息,包括腾讯、小红书、贪玩、爱奇艺等多家公司“元宇宙”相关商标的申请均遭到了驳回。
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车企申请的“元宇宙”相关商标已被驳回,截至目前,还未有一家企业或个人申请成功。
官方对于“元宇宙”商标注册申请进行了大规模“劝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看来,元宇宙是一项新兴技术,不能作为商标被个人独占,否则容易产生误认。
除企业主动申请注册“元宇宙”商标外,还有个别大厂被动入局,遭遇相关商标被人抢注的情况。
检索发现,“小米元宇宙”、“京东元宇宙”、“华为元宇宙”等商标已经被人抢先注册,指定使用在多个类别上,但目前商标均未被核准注册。
无论是大厂的布局还是小公司的抢注,各方对于“元宇宙”商标的重视揭露了一个事实:人们对于元宇宙的追逐,永远是趋于利益。
我们需要记住:注册商标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炒的,更不是拿来囤积的!大企业尚有实力和资金研发新技术,向元宇宙概念靠近。
而那些没有任何资源,没办法推出与元宇宙概念相关的实体内容却热衷于抢注“元宇宙”商标的申请人,只是为了从爆火的元宇宙风口分得一块蛋糕而已。
这场各方抢注“元宇宙”商标的“大狂欢”或许真的应该要降降温了,一个新兴行业想要迎来良性发展,想必也绝不是从一窝蜂地抢注商标开始。
从官方的表态可知,后续或将还会有更多的“元宇宙”商标申请被驳回,而各路公司的“元宇宙”商标注册热潮也将逐渐冷却。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