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小游戏在2022年9月份成功抢占了朋友圈,引来一大批人跟风“蹭热度”。
从大批披着《羊了个羊》羊皮的高仿游戏出世,再到多件与“羊了个羊”相似的商标被抢注,众人玩得不亦乐乎。
经查询,“咩了个咩”、“鹅了个鹅”、“狗了个狗”、“猪了个猪”、“兔了个兔”、“牛了个牛”、“猫了个猫”等商标已被申请注册,国际分类涉及食品、医疗器械、办公用品、餐饮住宿等。
“羊了个羊”大火之下,也给了某些知名企业注册商标提供了灵感来源。
近日,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申请注册“饿了个饿”商标,国际分类涉及第41类-教育娱乐,目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受理中”。
抢热点在行业内极为常见,在不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申请注册此类热点商标,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品牌营销,还能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抢注商标“碰瓷”。
2008年成立,经过14年深耕发展,饿了么不断扩大商业版图,外卖业务已经覆盖全国数千个城市,平台用户量高达数亿人,形成了与美团外卖分庭抗礼的市场格局。
为了更好地保护品牌,饿了么运营主体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围绕“饿了么”申请注册数百件商标,指定使用在多个类别上,目前绝大多数商标已成功注册。
饿了么之所以在商标保护上如此花心思,从核心商标到防御商标均有布局,都是因为早些年吃过商标亏。
2019年12月31日,泉州某贸易公司申请注册了第43485716号“饿囧了”商标,指定使用在第33类“白酒;黄酒”等商品上,2020年7月6日初审公告。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法定期限内对该商标提出异议申请,但最终失败。
国家知识产权局认为,虽然“饿了么”与“饿囧了”商标核定使用商品属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但双方商标文字构成不同,读音及整体外观区别明显,未构成使用于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
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商标也一样。要说有关“饿了么”商标最知名的一次纠纷,当属“饿了么”和“饿了吗”大战。
2021年,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就曾起诉饿了吗XX(北京)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索赔39427元,律师费10000元、打印费573元,共计50000元。
被告辩称,公司的企业名称系依法核准注册,且公司注册后并没有实际经营。“饿了吗”的“吗”与“饿了么”的“么”读音不同,字形也不同,不构成近似,故请求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同年12月,北京朝阳法院判决:被告公司立即变更其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中不得含有与“饿了么”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同时赔偿原告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理费用1万元。
商标防御性布局无小事,关系到企业品牌的发展,与其在被侵权后才悔不当初,不如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搭建完备的商标防御战略,才能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