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站在国产运动品牌顶端的“背靠背”Kappa,营业额吊打安踏李宁等一众国产品牌,如今这个“钱袋子”恐要凉了,艰难求生数十年,却仍是扶不起的“老六”。
2002年,李宁子公司北京动向拿回意大利品牌Kappa的国内商标运营权,2005年,李宁放弃Kappa的独家代理权,陈义红接手后将北京动向更名为中国动向。
2006年,中国动向买断了Kappa在中国内地及中国澳门的全部权益,自此Kappa变成披着国际外衣的本土品牌,在陈义红的带领下,Kappa品牌成功被盘活。
2006年Kappa盈利3.3亿元;2008年盈利13.1亿元;2010年营收达到了42.62亿元,经营盈利为17.41亿元。而到了2022年,Kappa公司的业绩坐上了过山车,亏损累计超17亿。
为扭转下滑的业绩颓势,中国动向曾多次向国外以及国内公司出售或出租品牌商标,此行为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评价为“卖商标求生”。
2020年7月,中国动向出售了Kappa日本商标及知识产权等相关资产,售价约9000万元。
2020年10月,中国动向以特许授权商的身份授出Phenix在日本、韩国、澳洲、美国及部分欧洲地区的独家商标使用权。
2022年1月,中国动向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卡帕向泉州平步鞋业有限公司授出中国内地“Kappa Kids”商标的独家使用权。
市场瞬息万变,经营策略的滞后以及众多竞品品牌的出现,让曾经风光无限的Kappa走下神坛,陷入亏损泥淖,过着上了卖“标”求生的艰难生活。
类似Kappa这样被市场“虐”到“卖标求生”的企业不在少数,从中也能看出,当企业经济紧张时,售卖、授权商标等无形资产换真金白银已是常规操作。
曾经的女装之王、有中国版ZARA之称的服装品牌拉夏贝尔,辉煌时期门店数量超过9000家,更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在H股和A股上市的服装企业。
业绩连年亏损,债台高筑,曾制霸女装市场的拉夏贝尔品牌走到了悬崖的边缘,最终也沦落到倒卖商标求生的尴尬境遇。
商标不仅起到标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更凝聚了商标所有权人长期经营的商誉价值,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及早进行商标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拥有商标不仅能免受侵权风险,扩大产品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一个好商标能为企业孵化出巨大的经济效益,有时商标等无形资产的价值甚至远超企业名下的众多有形资产的价值。
因此,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及早进行全面的商标布局工作,只有企业掌握了主动权,才能避免被他人抢注或侵权,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状大。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