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厨房被质疑,多方抢注共享厨房商标,蹭热点还是“不要脸”?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681天前 | 1414 次浏览 | 分享到:
曾有多家公司、自然人抢注“共享厨房”商标,抢注商标是蹭热点还是“不要脸”?

近日,郑州“抗癌共享厨房”因“真假慈善”陷入争议。起因是负责人之一的张广兵发视频称经营困难并公开募捐,引发不少网友捐赠。但同时该做法也遭到质疑,有网友称其年年卖惨、加工费过高、受捐款项明细流向不明、家里有数套房、妻子在短视频平台晒出宝马豪车等,该事件热度蹭蹭涨不停。

 

经调查,社会爱心人士赠予款额579888.25元,款项保存在银行卡、微信及支付宝中,均未支出;赠予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正在清点中,当事人已停止接受各类社会赠予,当地将依法依规进行监督监管。

 

据此前报道,张广兵称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郑州经营抗癌共享厨房,来这里做饭的基本都是周边医院的病人家属,厨房每餐收取来做饭的人员5元加工费,同时还会提供米、面、油以及厨具、调料等供其使用,9年来一直未曾涨价。4月14日,张广兵也回应质疑称,爱心物资和款项已经清点出来,正在向河南省慈善总会申请公益慈善账户,将专款专用。

 

据企查查APP显示,曾有多家公司、自然人抢注“共享厨房”商标,其中仅有佛山某科技公司成功在30类方便食品注册成功,其余商标为无效状态或注册申请中。

 

抢注商标是蹭热点还是“不要脸”?“抢注”顾名思义就是抢先注册,将别人未注册的商标或者已经注册的商标改变地域服务类别再次注册,有的甚至将热门话题或人物进行注册。

 

有些不良小公司专门去搜集热点然后趁机注册商标,注册好后等企业发展壮大,等企业产品销售到一定的规模就会以“侵权”的名义投诉或者起诉骗取高额的赔偿;有的等着正牌商家找上门赚取高额的转让费。因为有利可图就产生抢注商标这一行为的泛滥成灾。

 

商标如企业的“身份证”,它也同样受到法律保护。企业创立之初就应该把注册商标提上日程,注册完成的商标受到法律保护,他人就不得随意利用。由于部分企业的疏忽经常忘记注册自己的商标而导致商标被他人抢注。


在这里,我们提醒大家:抢注商标虽动机不纯,但是我们企业也要防微杜渐,早早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