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买个激光打印机,“借”华为商标给“三无”表带镀金,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坐等数钱?
近日,虹口区检察院对涂某某和张某乙以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提起公诉,两被告被判刑并赔偿。
据涂某某交代,其从朋友处听得做假冒华为品牌商标比较赚钱,于是,有空调销售经验的他开起了网店,对外销售假冒华为品牌手表表带。
据悉,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涂某某伙同张某甲(另案处理)在未取得商标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在广东省韶关市的一民房内设立小作坊。
他们从电商平台以25元-30元的价格购买无品牌的表带,再使用自购的激光打印设备给这些表带印上了华为品牌的注册商标,再以100元左右的价格在几家知名的电商平台销售。
据统计,涂某某假冒注册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共计人民币240万余元,其中自行开设店铺假冒注册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共计230万余元,参与张某乙假冒注册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0万余元;张某乙假冒注册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共计28万余元,其中参与涂某某假冒注册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6万余元,自行开设店铺假冒注册商标的金额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0万余元。
另外,公安机关查获待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价值共计6000余元。
检察机关表示,涂某某、张某乙结伙,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本案系共同犯罪。
经审理,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涂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判处张某乙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在高额利益的驱使下,涂某某、张某乙两人在明知其行为已违法的情况下仍选择铤而走险,最终受到法律的惩处。
华为“打假”,铁拳出击,惹到华为算是踢到钢板了。
今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向高某、李某公告送达华为公司与其相关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
公告显示,华为公司请求法院判令两位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同时停止任何可能引起消费者误认为其商品与华为存在特定联系的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75万元。
今年3月,法院杭州余杭区人民法院向黄某公告送达诉讼材料,华为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黄某停止侵害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赔偿原告损失15万元。今年5月,该案件开庭审理。判决结果显示,被告黄某被判需向华为公司支付5.1万元的赔偿。
今年1月,上海金山区人民法院就华为公司与被告某化妆品公司、某服饰公司、李某红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支持了华为公司主张的1000万元经济损失。
“闲下来”的华为不仅开始向多国收取专利费,还着手打假维权,肃清市场,凡发现“碰瓷者”,主打的就是一个“走法律程序”。
商标关乎企业形象、商誉和商业价值,绝不能放任他人攀附、搭蹭。因此,广大经营主体务必紧抓商标权益保护、打击商标侵权、捍卫品牌这一重要工作,使不法商家无任何可乘之机。
为了有效防止商标侵权现象的发生,同时更好地完善品牌维权,企业要进行全面的商标保护,做好商标监测、管理和依法维权。这样在碰上侵权时,才可以避免产生对品牌的负面影响以及经济损失!
最后,我们也再提醒广大经营主体,在经营时不要贪图利益,不要妄图挑战法律底线去侵害消费者和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