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赔1000000元!戴森剑指小米侵犯专利权,案子刚立案就撤诉?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976天前 | 1886 次浏览 | 分享到:
或许正是这个价格差,让“专利维权标兵”的戴森坐不住了!

戴森素有“家电界的苹果”之称,为了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戴森公司不仅疯狂申请专利,还在全球掀起数不清的专利维权诉讼,从老牌吸尘器巨头到不知名小厂都曾被其推上被告席。

 

仅在中国,与戴森相关的侵害发明专利纠纷有近百条记录,囊括侵害实用新型专利纠纷、侵害外观设计专利纠纷等,中国地区已经成为戴森知识产权保护关注的重点市场。

 

或许是小米家产品主打性价比,会抢占戴森的部分消费用户,戴森与小米产业链的企业没少爆发专利纠纷,原属于小米产业链的追觅科技就曾深陷侵权官司。

 

2020年7月,戴森给追觅科技的经销商发出“追觅V9”和/或“追觅V10”旋风真空吸尘器侵犯其专利权的警告函,并要求亚马逊下架追觅科技有关吸尘器产品。

 

2020年8月28日,追觅科技向德国布伦瑞克地区法院提起禁令申请:禁止戴森再向追觅科技经销商和亚马逊平台声称追觅科技产品侵犯其专利权。

 

最终,德国一审和二审法院判决均认定:涉案产品未侵犯戴森欧洲专利权,戴森不得向追觅科技的客户发出追觅科技产品涉嫌专利侵权的警告函,随后戴森撤回上诉并承认法院的判决内容。

 

除了与供应链企业爆发专利争端外,戴森的维权风也“吹向”了小米。

 

2021年10月,戴森公司以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在共同制造、销售侵犯其ZL201080061529.4号专利的产品为由,将三公司告上法庭。

 

戴森公司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害“表面处理器具”的发明专利权,即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的侵权吸尘器;销毁库存被控侵权产品的成品、半成品,并赔偿100万元人民币。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于2021年10月18日立案。

 

此后,被告顺造公司和小米公司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是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于2021年底驳回了该请求。二者不服,继续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在2022年4月做出(2022)最高法知民辖终103号决定中,维持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

 

2022年年尾,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发布(2021)沪73知民初1233号之一的判决:原告戴森技术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8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准许原告戴森技术有限公司撤诉。

 

从某种程度上说,戴森和小米的这场纠纷不可避免。

 

曾有博主对比过戴森V11与顺造Z11 pro两款吸尘器,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参数还是效果来看,顺造的产品性能与戴森相差不大,但顺造的产品在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

 

或许正是这个价格差,让“专利维权标兵”的戴森坐不住了!

 

总而言之,凡是一切试图挑战戴森的后来者,无一例外的都会成为戴森维权清单上的一员,戴森也成为近年来在中国维权最“积极”的外国专利权人之一。

 

面对来势汹汹的专利战,国产品牌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开始发起反击。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在高端家电领域已经具备和顶级外资品牌较量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知识产权的储备和保护。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