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间,小米“史上最高端”发布会“双Ultra”联袂登场,小米15 Ultra 售价6499元起,“不涨价”,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元,“狂降价”。
手机汽车双旗舰炸场,小米“双Ultra”以其高配置、高性能给手机圈和汽车圈亿点点震撼。
官方数据显示,小米SU7 Ultra发布后2小时,大定数量突破10000台,全年销量目标10000辆的目标轻松完成!
企查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去年7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多枚“Xiaomi SU7 Ultra”“Xiaomi Ultra”文字商标以及“Ultra”相关图形商标,国际分类包括运输工具、健身器材、办公用品等,当前部分商标状态为初审公告。
此外,济南一公司曾于2023年8月申请注册“SU7 Ultra”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当前商标申请已被驳回复审。
此后,小米公司防御性申请注册大量“U家族”商标,其中包括“XIAOMI XU”“XIAOMI TU”“XIAOMI KU”“XIAOMI FU”“XIAOMI WU”“XIAOMI OU”“XIAOMI MU”“XIAOMI GU”“XIAOMI RU”“XIAOMI QU”“XIAOMI HU”等一系列商标。
为了避免他人恶意攀附,企业不得不申请注册大量防御性商标,建造“商标护城河”,比如阿里巴巴、老干妈申请了“全家福”商标、海底捞申请了“五湖四海各种捞”商标,拼多多的“拼系”商标……
企业大量申请防御商标实属无奈,但合理地布局防御商标对企业发展也是有好处的,企业申请防御商标不仅能为未来发展预留“商标空间”;还能防止被“傍名牌”“搭便车”,保护品牌影响力不受影响。
需注意的是,企业注册防御商标并不意味着从此就高枕无忧,只有将防御性商标与核心商标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够发挥商标的价值,同时,企业需要持续进行商标监测,及时发现抢注行为并采取维权措施。商标作为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之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是企业形象、产品品质以及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经营者只有不断优化布局才能打好商标保护这场持久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