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蹭“OPPO”商标?OPPO公司:跟我玩抽象?忍不了一点!
18日,OPPO法务部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期监测数据及消费者反馈显示,部分不法厂商存在仿冒 OPPO 商标、生产山寨手机等侵权行为。
OPPO法务部强调,OPPO长期以来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公司法务通过民事诉讼及行政程序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在声明中,OPPO法务部还简单回顾了一下其往年的部分“战绩”,正告商标侵权者的同时也低调地秀了一把实力。
据OPPO法务部披露,在CCPO品牌侵权案中OPPO胜诉获赔260万元赔偿。同时,OPPO法务部还表示,针对恶意攀附商标,如“UPPO”、“oddo”、“Oubu欧步”、“bodo”、“oppmcom”等,已通过商标异议及无效宣告程序予以全面清除。
公开资料显示,OPPO在与深圳某科技公司的官司中,因后者未经授权在商品标题和宣传图片上突出使用“OPPO”标识,被判:侵犯OPPO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100万元。
此外,深圳另一科技公司同样因在网络宣传中未经授权使用“OPPO”标识,被判侵犯“OPPO”商标权,需赔偿70万元。
尽管OPPO商标领域胜诉官司不胜枚举,仍挡不住有人要“硬蹭”,这些商家通过对“OPPO”字母重新再排列,达到其“碰瓷”的目的。
比如近期就有“大冤种”买到了名为“OPX7 Pro”的山寨手机,该手机开机界面仿冒OPPO,但品牌却显示为“OP”,让人哭笑不得。
再比如市面上还出现了一款名为“qopo”的仿制手机,几百元的学生价甚至配备有所谓的“多核处理器”和“多个摄像模组”,某电商平台有该品牌的手机特卖店。
在这个“李鬼”比“李逵”还嚣张的时代,低价、低质仿冒品牌的出现无形中会挤压正品手机的市场,让正品品牌的经营创新之路更加难走,同时仿冒品牌的出现还可能会侵犯消费者多项合法权益。
品牌维权必须要做到“快准狠”,持续加强侵权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处置一起,不断压缩仿冒品牌的生存空间,不给任何“傍名牌”“搭便车”侵权行为任何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己方经营环境。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企业应提前做好商标布局规划和市场的常态化监测,完善的商标布局是企业维权的底气,市场监测是维权的有效方式,借助异议、撤三、无效、诉讼等法律途径,防止仿冒品牌在市场冒头对企业品牌形象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