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来了→“鼠头鸭脖”相关责任方再被罚348万,累计罚款超千万
来源: | 作者:law-唐邦知识产权 | 发布时间: 332天前 | 841 次浏览 | 分享到:
都快一年了,“鼠头鸭脖”还有后续……

都快一年了,“鼠头鸭脖”还有后续……

媒体消息,“鼠头鸭脖”涉事企业及相关负责人再被重罚348万元。

企查查信息显示,近日,江西某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因“其他违法行为”,被吉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900余元。此外,当事人朱某某被处以其2022年从该单位取得收入7倍的罚款199万余元、当事人刘某被处以其2022年从该单位取得收入10倍的罚款104.9万余元、当事人黄某某被处以其2022年从该单位取得收入10倍的罚款34.5万余元。

另据悉,近日,“鼠头鸭脖”涉事企业江西某快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经营污秽不洁的食品再被处罚,处罚单位为吉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犹记得,去年“鼠头鸭脖”相关责任方因触发了食安法中因“违法行为性质恶劣”而“处罚到人”的条款,涉事企业及相关责任人被官方处以顶格处罚706万元……

只不过,这706万元罚了个寂寞,一年后涉事企业再犯事又“二进宫”!

回顾一下,“指鼠为鸭”是怎么在各方的参与下成为一场闹剧的。

2023年6月1日,江西某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爆料称,自己吃饭吃出了老鼠头。

2023年6月3日晚,江西某职业技术学院紧急回应称,学生本人已确认“异物”为鸭脖,并澄清了视频内容。

2023年6月4日,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回应称,6月1日已派人核实,“拿去专门的检测机构送检,有时候看东西形状很像,但经过工作人员核实,确实是鸭脖。”

一系列通报说明后,网友们并不买账,把“鼠头鸭脖”事件捅上了天。

面对汹涌的舆论,江西省随后成立联合调查组。2023年6月17日,联合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随后,涉事企业被罚款1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300余元,责任人朱某某、陶某某、易某某合计被罚款696万余元。

自此,这场“指鼠为鸭”的闹剧终于画上句号,深陷舆论中大半个月的鸭鸭也终于沉冤得雪。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许多商家开始利用“鼠头鸭脖”的热度,开始申请“指鼠为鸭”“鼠头鸭脖”“鼠头鸭”“鼠鼠鸭”“鼠鸭”等商标,还有人在电商平台卖起了“鼠头鸭”玩偶,还宣称“已注册版权”。

近日,从官方的一则通报中得知,这些商标注册申请已经被关“小黑屋”了。

据悉,近期,玉林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典型的商标代理机构明知委托人利用“鼠头鸭脖”社会公共舆论热点事件恶意注册“鼠头鸭”商标,仍接受委托扰乱商标代理市场秩序的案件,共处罚款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30元。

而相关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的原因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以该标志易使公众与“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相联系,用作商标易产生不良影响,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故驳回相关商标注册申请。

总的来说,我们在申请商标时不要抱着投机取巧的小心思,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千万不要被网络热点牵着鼻子走,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一旦产生负面后果将由自己承担。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申请人,在申请注册商标时应基于企业的业务领域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出发,对核心商标、重要商标、次要商标、防御商标这四个层级进行布局规划,尽可能完善好商标保护体系,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