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刚刚启幕,某电商平台就被“围攻”了。
5月20日,两份出版行业的“联合声明”引爆图书销售市场。北京10家出版社、上海46家出版单位在联合声明中申明,拒绝参加某电商平台618图书大促,也“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
据了解,声明中提到的公司均为“江苏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该电商品牌图书关联公司。
最新消息显示,部分告知函上的出版机构,大多数对此事不愿再作回应。某电商平台则回应称,将了解情况后再作回复。
事实上,出版社与前述电商平台因价格问题“闹掰”已不是第一次。
2011年5月,该电商平台打出“全部少儿图书4折封顶”的促销广告,遭到了24家少儿出版机构的联合抵制。
2013年,北京8大出版社就曾发布联合声明,抵制电商平台中的“逆价销售”。“逆价销售”,即平台以低于采购价格的逆价倾销图书的行为。当时,消费者在该平台买到书籍的价格甚至低于出版社向经销商的供货价。
10年过去,图书大促的折扣底线从“3-4折”降低到了“2-3折”,于消费者而言,图书的价格被打下来了,但对于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出版社而言,就是一场难扛的“低价挑战”。
“低价挑战”,烧到了出版社“眉毛”,也干翻了出版社和某电商平台之间的友好关系……这场“战局”,或许难有赢家。
知产信息显示,“618”、“6.18”、“618狂欢节”、“六一八”等文字已被大量申请注册商标,数量已接近千件,目前大多数商标注册申请均已被驳回。
前述某电商平台申请注册的“618狂欢节”“618狂欢节主场”商标,除指定使用在“运输; 商品包装; 邮购货物的递送”等服务上的第39类“618狂欢节”商标被核准外,其余数件商标注册申请均已被驳回。
“618狂欢节”相关商标被驳回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618”作为商标显著性弱;另一方面,“618”俨然已被广大商家和消费者认为是电商通用名称,难以发挥识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商标因具有简单易记、便于宣传推广等优势,受到广大申请人的青睐,但申请数字商标的一大难点在于数字商标通常难具备“显著性特征”,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
申请人在申请数字商标时可以对商标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提高商标的注册成功率,通过提高商标本身表现形式的设计度,或者与其他要素相组合而具备了显著性,并且不使用在电商有关的商品或者服务上,还是有几率被核准注册的。
总的来说,我们建议企业在选择数字申请注册商标时,应该综合考虑商标显著性特征、设计因素等问题,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同时事先做好商标查询等准备工作,有效规避商标被异议、被驳回的风险,提升商标注册成功率